2017年,郧西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全县干部凝心聚力,精准发力,狠抓落实,共谋发展,奋力建设“五美郧西”,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
综合
201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2.6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3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0.4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28.9亿元,增长11.6%。从构成看,一、二、三产业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6年的32.4 : 28.0 : 39.6 ,调整为2017年的32.1 :28.0 : 39.9 。一产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二产与上年持平,三产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为16666元,比上年增加2202元,增长15.2%。万元GDP能耗0.3882万吨标煤,GDP能耗下降率3.88%,比2016年增长0.32个百分点。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从业人员24.36万人,外出务工人数达到14.83万人。
农业
2017年,郧西县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抓手,突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狠抓产业开发和基地建设,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17年,烟叶面积1.06万亩,蔬菜面积26.57万亩,粮食作物面积78.88万亩。打工经济继续壮大,全年转移劳动力14.83万人,实现务工收入42.86亿元。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农林牧渔总产值50.6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73%;粮食总产量18.21万吨,比上年增长3.18%;油料1.63万吨,比上年增长3.75% ;蔬菜总产量31.12万吨,与上年增长3.61%。
畜牧业发展速度减缓。年末牲猪存栏15.22万头,比上年下降6.15%,出栏24.45万头,比上年增长0.52%。山羊存栏22.14万只,比上年增长1.25%,出栏28.25万只,比上年增长0.9%。牛存栏 4.82万头,比上年增长5.01%,牛出栏1.87万头,比上年增长0.65%。全年肉类总产量27335吨,比上年下降0.74%,其中:猪肉产量18342 吨,羊肉产量4238吨,牛肉产量2807吨,水产品产量达到1073吨。
林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共完成造林6.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3.46%。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农业机械总动力35.83千瓦,农村用电量10524万度,化肥施用量(实物量)4.22万吨,年末有效灌溉面积5.37万亩。
产 品 名 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 |
粮食总产量 |
吨 |
182104 |
3.18 |
夏粮 |
吨 |
63493 |
-2.02 |
秋粮 |
吨 |
118611 |
6.19 |
油料产量 |
吨 |
16319 |
3.75 |
烟叶产量 |
吨 |
871 |
-38.62 |
茶叶产量 |
吨 |
110 |
4.76 |
水果产量 |
吨 |
9956 |
9.94 |
蔬菜产量 |
吨 |
311187 |
3.61 |
牛存栏量 |
头 |
48191 |
5.01 |
生猪存栏量 |
头 |
152237 |
-6.15 |
山羊存栏量 |
只 |
221448 |
1.25 |
肉类总产量 |
吨 |
27335 |
-0.74 |
禽蛋产量 |
吨 |
6514 |
0.34 |
水产品产量 |
吨 |
1073 |
-6.04 |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全县工业总产值58.60亿元,工业增加值14.0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4%和9.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6家,产值1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2%;增加值4.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
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降。水泥39.8万吨,比上年上升0.3%;发电量25913万千瓦时,比上年上升26.8%。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 |
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25913 |
26.78 |
铁矿石原矿 |
吨 |
27254 |
-67.40 |
白酒 |
吨 |
485 |
50.62 |
小麦粉 |
吨 |
3992 |
3.63 |
大米 |
吨 |
2495 |
3.61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吨 |
108 |
-10.0 |
鲜、冷藏肉 |
吨 |
1209 |
-12.39 |
冷冻蔬菜 |
吨 |
432 |
2.37 |
方便面 |
吨 |
2306 |
-18.40 |
精制茶 |
吨 |
24.6 |
24.24 |
胶合板 |
立方米 |
44148 |
222.58 |
聚丙烯树脂 |
吨 |
24347 |
-10.94 |
硅酸盐水泥熟料 |
吨 |
266776 |
-1.23 |
水泥 |
吨 |
397737 |
0.32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103129 |
30.69 |
金属压力容器 |
吨 |
1126 |
-27.31 |
液晶显示模组 |
万套 |
135 |
195.40 |
自来水生产量 |
万立方米 |
2085 |
43.79 |
工业效益整体上升。全县工业销售收入53.2亿元,比上年增长30%;销项税金1.87亿元,增长50.8%;利润3.02亿元,增长236%。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13.64亿元,增长18.2%;工业产品销售率91.0%。
建筑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县完成建筑业产值8.4亿元,比上年增长31.6%;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29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保持增长。全年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完成92.6亿元,比上年增长17.5%。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68.2亿元,增长9.2%;私营经济投资18.7亿元,增长122.6%;其他经济5.7亿元,增长32.6%。按产业分,一产业投资7.9亿元,增长102.6%;二产业投资21亿元,下降14.2%;三产业投资63.6亿元,增长26.2%。
重点项目建设保持稳定。全县实施的续建和新开工重点项目90个,完成项目总投资92.6亿元。在项目投资中,民间投资完成24.3亿元,占项目投资的26.2%。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0.11亿元,比上年下降76.3%。商品房施工面积193037平方米,下降7.4%;竣工面积178313平方米,下降6.6%;销售面积169413平方米,增长9.3%。
国内贸易
城乡消费品市场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按零售地区分,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4.3亿元,增长12.3%;乡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2亿元,增长17.1%。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45.4亿元,增长11.7%;住宿餐饮业6.2亿元,增长23.2%。
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全面发展。全县通车总里程达4930公里。货运量达到96万吨,比上年增长14.3%。全年货物周转量10321万吨公里,增长11.7%。客运量107.55万人,客运周转量9211.1万人公里。
邮电通信部门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3143万元,比上年增长4.9%。全县移动用户达到257808户。
财政、金融
全年完成财政收入64098万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626万元,增长20%;财政全口径支出 333610万元,增长9%。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4.3亿元,比年初增加35.2亿元。个人储蓄存款127.02亿元,比年初增加19.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2.1亿元,比年初增加14.8亿元。
年末公积金缴纳12978人,公积金余额62041.11万元。全年发放贷款328户、7139.6万元;当年职工结息711.92万元,财政匹配资金4947万元。
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普通教育和职业义务教育取得新成就,家庭困难寄宿生享受生活补助政策。全县小学82所,在校生3010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普通初中14所,在校学生11387人。普通高中3所,在校学生5267人。职业技术学校2所,在校学生2908人。
专业技术队伍稳定。科学技术支出2311万元,科技项目经费510万元。全年专利申请量143件,专利授权量35件,全年科技项目29个。
文化、卫生、体育和其他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拥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藏书65803册,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5%以上,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以上。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进一步发展。2017年末全社会拥有卫生机构467个,卫生技术人员1890人,病床床位2810张。卫生防疫机构1个。
体育事业平稳发展。各项群体性的体育活动发展迅速,民众活动的环境日益改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稳定。全年人口出生率12.84‰,死亡率7.65‰,自然增长率为5.19‰。年末全县总人口为50.7万人,其中,男性26.4万人,女性24.3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46元,比上年增加2246元,增长9.9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28元,比上年增加808元,增长9.83%。
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就业再就业渠道有所拓宽,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基本养老金,失业人员领取了规定的保险待遇;医疗保障得以巩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4807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 23104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6607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人数415291人,参合率达96.6%;支付医疗保险2.99亿元,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得到较大改善。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按照“应保尽保、分类施保、社会发放、信息管理”的要求,对全县42017名低保对象纳入低保范围,全年支付低保资金12438万元,其中城镇4008人、1041万元,农村30990人、6946万元,7019人纳入五保对象,五保资金4415万元。残疾人康复治疗和救助得到社会支持,农村社会救灾救助力度加大,困难群众生活基本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