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扶贫搬迁工作集中安置点开工2003个 在建房屋43188户

更新时间:2016-12-27    编辑整理:郧西房产网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精准帮扶实打实


技术扶贫到地头


智力扶贫惠千秋


产业扶贫路更宽

 这是十堰市2016年扶贫工作沉甸甸的答卷:全市产业扶贫共设立乡镇和村级电商服务站点300个,电商销售额达40亿元;全市扶贫搬迁工作集中安置点开工2003个,在建房屋43188户,已搬迁入住及购房26566户81409人。精准核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规模为83.6万人,年底又将完成13万贫困户脱贫任务……

这一年,是全市脱贫攻坚决胜决战的关键之年,全市上下戮力同心、苦干实干、鏖战贫困、逐梦小康,为率先在秦巴山片区实现致富梦想凝聚力量。

这一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全市扶贫工作咬紧目标、攻坚克难、创新思路、开拓进取,异地扶贫和“四双”帮扶的经验做法领跑全省、叫响全国。

这一年,注定是全市脱贫攻坚道路上不同凡响的一年。

出“真”招,着力构建攻坚格局

精准扶贫,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力量。2016年,全市扶贫工作围绕“四个切实”(即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的思路,统筹全域扶贫工作的广泛开展,创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扶贫攻坚新格局。

领导重视。今年,在全市脱贫攻坚暨农村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由市长分管扶贫工作,把市扶贫办列为政府工作部门。按照军事化管理,全市层层成立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和精准扶贫作战指挥部,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脱贫攻坚指挥作战体系。围绕年度目标责任,先后召开了全市脱贫攻坚暨“三农”工作会、全市“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电视电话会、全市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全市产业扶贫现场会等10余次大会,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脱贫攻坚指挥部会议多次听取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市“四大家”34名领导,坚持每季度到联系贫困县和驻点贫困村调研督办精准扶贫工作。

部门合作。全市各行业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对照《十堰市 “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围绕 “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目标,细化制定了各行业部门精准扶贫 “十三五”规划,并进一步分解年度计划,倒排完成时间节点,逐项明确推进措施,确保攻坚任务落到实处。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坚持 “精准滴灌”、因户施策,重点围绕 “六个一批”完善细化实施方案,制订出台了 《关于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十堰市教育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十堰市脱贫攻坚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就业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 《关于调整全市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保障标准的通知》等90余个政策性文件。

干部下力。今年以来,全市共组建1238支驻村工作队,帮扶1232个贫困村,发动10.2万名各级党员干部结对包扶16.3万名贫困户,动员643家企业参与帮扶。2016年, “四双”驻村帮扶共实施到村项目6238个,落实帮扶项目资金1.23亿元;实施到户项目34975个,落实到户项目资金2.91亿元;帮扶企业帮建项目770个,帮扶资金2522万元;科技特派员累计进村服务1.5万人次,涌现出了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党支部书记魏登殿、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副所长张九玲等一大批全省、全市脱贫攻坚先进典型。

社会参与。全市认真开展 “千企进千村”活动,动员各类企业采取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捐助帮扶、帮建基础设施等方式参与精准扶贫。2016年,全市共组织动员881家民营企业,帮扶456个贫困村,无偿投入到贫困村的帮扶资金达5324万元,帮扶项目960个,辐射带动7万户贫困户脱贫。探索建立了“以乡情为纽带,以贫困村为单位,以本地(本村)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等为主体”的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共赢性的乡亲扶贫协会。郧西县、竹山县率先推行了乡亲扶贫协会方式。目前,全市共组建乡亲扶贫协会300多个,发展会员12000人,覆盖300多个乡(镇)260个村,帮扶1.5万户贫困户4.2万人,其中,已脱贫7000户2.1万人。

发“准”力,全面做足“精准”摸排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达到精准识别是前提。”为了切实达到“贫困人口一个不漏、非贫人口一个不进”的要求,全市在扶贫对象上做足“精准”摸排。

对象识别精准。严把申请、核查、评议、公示、审批等环节,对建档立卡工作全面开展“回头看”。同时,联合公安机关及房管、工商、人社等部门,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认真开展大数据“大比对”;围绕建档立卡对象识别准确率进行精准“大审计”,进一步精准甄别贫困对象。2016年,全市按照“进出相宜、总量不变”的原则,采取“剔除一批、新识别一批”的方式,剔除“硬伤户”5.6万户18万人,新纳入4.3万户14万人,*终核定我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规模为836075人,比省扶贫办认定规模数846832人少10757人。今年,全省开展精准对象审计,共发现不符合建档立卡对象52.7万人,占全省建档立卡对象的9%,而我市仅有4万人,占全市建档立卡对象的4.8%。

项目安排精准。突出村户受益,出台进一步加强扶贫项目管理指导意见,实现工作重心下移、审批权力下放、监督管理下沉。在全国、全省首创精准扶贫“六个精准”的地方标准。建立到村到户项目库,做到所有项目有简洁明了的项目书,包含项目名称、发展现状、适宜范围、投资情况、效益情况、资金筹措、发展模式、扶持政策等内容,年度项目申报必须从项目库中选择,并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全面落实项目责任制、合同管理制、项目监理制等制度,实行月督办、季通报、年考核,确保项目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资金使用精准。在资金分配上,明确到户项目资金不得少于50%,并采取直补到户、贷款贴息、以奖代补、以资折股、购买服务、入股分红、风险补偿、保证保险等方式,按脱贫实际需求精准分配使用资金。在项目申报上,坚持所有项目驻村工作队全程参与,与村委会共同申报。在资金审计上,遵循“规划项目跟着脱贫需求走、资金跟着规划项目走、审计监督跟着资金走”的原则,开展了资金使用督查、绩效评价,确保扶贫资金精准发放。

因村派人精准。进一步优化和调整驻村帮扶力量,对帮扶力量薄弱的贫困村、贫困户增派一批帮扶单位,确保真帮实扶见成效。主办了4期市直单位“**书记”培训班,对产业到户、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医疗救助、兜底保障等*新政策进行全面培训,编发《“四双”驻村帮扶典型事迹汇编》,做到工作队员人手一册。制定完善驻村帮扶管理办法,出台了《“**书记”激励约束管理办法》、《驻村帮扶工作队考核细则》,对驻村帮扶干部实行周考勤、月考核、季通报,把工作开展情况以民情日记形式进行记录并作为考核依据,切实加强对工作队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脱贫成效精准。研究制定严格、规范、透明的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退出标准、程序、核查办法,并组织300人的队伍,对2016年脱贫的贫困户、贫困村进行验收评估。制订出台了《第三方评估方案》,对退出程序的规范性、脱贫数据的准确性和脱贫结果的群众认可度进行第三方评估。强化精准脱贫验收责任制,在开展年度脱贫验收之前,发动包户干部进村入户,与结对户面对面算好收入账、政策兑现账、感情账、时间账“四笔账”,切实防止“被脱贫”、“数字脱贫”,确保脱贫成效精准、真实、可靠。

落“实”处,扎实推进“六个一批”

突出利益联结,产业脱贫一批。坚持市场主导,大力实施“61”产业强农计划,引导贫困地区扩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使每个有条件的贫困农户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至少参与1项增收项目。研究制定了产业到户“五方协议”,重点扶持了1000家带动脱贫能力强的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创新完善了市场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的21种利益联结模式,积极推广100个产业扶贫案例,让贫困户通过特色农业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积极探索了“景区辐射性、交通依托型、城郊休闲型、民俗节庆型”旅游扶贫四大模式,使更多的贫困群众参与分享旅游产业发展红利,把绿水青山变为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突出地域特色,易地扶贫搬迁一批。通过创新安置模式,探索出“拆旧院腾空间集中安置、依山就势保生态连片安置、进城镇园区就业分散购房安置、依托生产资料和特色产业就近安置、公租零租保障房安置”5种特色安置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注重脱贫同步,层层压实责任,确保了我市易地扶贫搬迁计划数、实施进度均居全省前列。

突出民生保障,健康扶贫一批。扶贫对象2016年门诊统筹补偿封顶线从300元提高到400元;新农合住院政策范围内分段补偿比例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大病保险起付从1.2万元降低至0.8万元,年封顶线不低于30万元;各县市区按照每人每年20元的标准由县级财政为医疗保障扶贫对象购买大额补充医疗保险。贫困户在各级医疗机构住院享受免门诊诊疗费、挂号费等优惠;在各级医院设立精准扶贫对象服务窗口,开辟绿色通道,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健康扶贫政策增加核销费用达1312.37万元;各级医疗机构为精准扶贫对象减免费用589.32万元。

突出平台对接,劳务转移脱贫一批。着力培育“造血”机能,通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举办专场招聘、主动对接岗位、开展创业指导、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方式,促进贫困人口有序转移,实现就业脱贫。推广郧西县国家劳务输出对接试点经验,引导贫困县(市、区)贫困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和县城开发区梯度转移,形成有序衔接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举办“春风行动”、“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会”等活动,重点在贫困乡镇、行政村组织专场招聘,搭建贫困人员与用人单位的对接平台。2016年,广东省深圳市、佛山市等地先后在十堰城区、郧西举行了11场现场或远程招聘活动,2352名贫困劳动者进场应聘,546人签订就业意向协议,374人赴广东就业,还带动了8294贫困人口外出就业。

突出重点对象,教育扶智脱贫一批。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教育惠民政策。对各阶段的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贫困学生均明确了资助政策。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建立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集中建设资金,重点向贫困村所在乡镇倾斜,逐步实现贫困县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全覆盖。大力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确保学校校舍、教育装备、图书、生活设施等达到国家办学条件基本要求。

突出两线合一,低保救助脱贫一批。根据年度贫困线标准,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进行全面排查,切实摸清了符合*低保障贫困户数量。截至目前,全市精准扶贫对象纳入低保7.8万人,五保3.1万人。提高救助标准,确保达到脱贫线。

把“严”关,保障目标任务完成

严明责任。把 “85个贫困村出列、16.6万人脱贫和3.4万户10.5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年度目标任务纳入县(市、区)考核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市委书记、市长与各县(市、区)签订脱贫攻坚“军令状”,强化各级“一把手”负总责的攻坚机制,把压力和责任传导到每个层级,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根据《湖北省市州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要求,结合十堰工作实际,从减贫成效、精准识别与动态监测、精准帮扶、扶贫资金绩效、扶贫责任等方面对各级各部门2016年精准扶贫指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明确到单位。进一步完善市领导联系贫困县、乡、村制度,县、乡领导联系贫困村制度,强化县、乡党组织书记任期扶贫责任。

严厉督办。市委办、市政府办“两办”印发了《全市精准扶贫督查问责办法》,出台*严厉的“铁十条”,定期开展专项督查、行业督查、明察暗访等活动,重点督查各级各部门和帮扶干部是否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扶贫政策和资金是否得到严格落实、扶贫措施和办法是否精准到位、扶贫成效是否鲜明实在等。积极开展“查改促”等一系列活动,督查在农户中发现问题,在现场解决问题,以严格的督查确保精准扶贫各项目标任务落地生根。

严格考核。细化验收标准。在国家、省脱贫验收标准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全市“村出列、户脱贫、县摘帽”考核验收标准,制定了“三有七保障”的户脱贫和“四确保九有”的村出列标准。规范脱贫程序。对户脱贫实行户申请、村评议,驻村工作队、包户干部、村两委三方核查,公示公告、送达告知、县级验收;对村出列实行村申请、乡审核、县申报、市级验收;对县“摘帽”实行县申请、市核查、省验收,确保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严格考核验收。按照县市区精准扶贫考核办法、市直部门脱贫攻坚考核办法、乡镇精准扶贫实绩考核办法、“四双”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要求,坚持注重实绩,客观公正、群众公认、综合考评的原则,严格考核县(市、区)、市直部门、乡镇和包保干部的帮扶成效。

严肃问责。按照《湖北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与精准扶贫实绩考核办法》要求,对2015年考核结果为C等次的贫困县进行了约谈。依据《全市精准扶贫督查问责办法》办法,督查问责58人次。认真开展扶贫领域“六个专项治理”活动,查找整改问题98个,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5人,依法处理22人。

扶贫道路充满艰辛,新的攻坚号角业已吹响,我市扶贫工作又一年的新起点催人前行:2017年,力争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6.5万人;完成203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实施5万户15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培育“市场主体+贫困户”示范企业100家,发放企业贷款2亿元、贫困户小额信贷10亿元,推进56个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项目,培养贫困户电商示范户200家,探索矿产资源入股、光伏扶贫等资源收益扶贫模式,确保贫困户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以上;深入推进“四双”驻村帮扶,确保市直单位驻村帮扶的82个重点村再出列30%;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3万人次,转移就业1万人;全面推进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扶贫政策落实,确保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

返回郧西房产网
关键词:

热点楼盘

更多